当前位置: 首页 > 导航新闻

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 推动苏台融合向纵深发展

来源: 省委台办 发布时间:2022-09-27 字体:[ ]

——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对台工作综述

  江苏省台办政府网站9月27日讯 党的十九大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台海形势复杂严峻,两岸关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风险和挑战更加错综复杂。江苏与台湾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并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愿的共同记忆,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中承担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全省对台工作战线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对台工作总体方略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重大政策主张,锐意进取,克难前行,妥善应对两岸复杂严峻形势,坚定不移地深化苏台融合发展,两地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发展需求不断交融,合作红利共享共赢,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大局、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决贯彻党的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中着重阐述了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重大政策主张,为新时代做好对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以坚定坚决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对台工作各方面建设,强化“台办是政治机关、对台工作是政治工作并且是特殊的政治工作”根本属性,坚决落实“第一议题”要求,持续深入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对台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持续提升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认识到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最有利于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有力有序地推进苏台融合发展。

  以构建对台工作大格局加强组织领导。江苏始终是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贡献者,有条件、更有责任扛起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省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总体工作规划,建立健全职责分明、协同配合的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完善由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台办牵头协调、各系统、各战线、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对台交流大格局,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各级涉台工作机构、团体、组织增强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将对台交流与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各界别的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全省每年开展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均在100项以上,有力促进了苏台全面融合。扎实推进涉台教育进机关、街道、社区、大中小学校,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对台交流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以“云”破疫稳住交流态势。2020年5月,面对岛内民进党当局“以疫谋独”企图,转变思路,依托民间力量,突破岛内“台独”势力干扰阻挠,成功举办以“苏台抗疫”为主题的苏台视讯交流,开创了两岸视讯交流先河,也推动传统的线下交流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转变,至今已成功举办260余场各领域视讯交流,保证两地交流始终不停滞、不断线,以广泛而持续的两岸交流,热络两岸民众感情,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党中央权威始终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台海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是要毫不动摇地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必由之路和重要途径的实践要求,紧紧围绕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以有力有效举措,拉紧两岸同胞情感纽带和利益联结,增进民族认同,厚植祖国和平统一基础。

  深化经贸交流合作,推动台商台企融入江苏发展新格局

  苏台经贸交流合作基础坚实,潜力深厚。江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用好各种机遇,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苏台经贸合作,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台企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对台企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42家台企获得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纬创集团昆山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制定《关于服务台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引导台企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新机遇,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加快政产学研共建共享,共有20多家台企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参与制定20多项行业标准,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近20个,共建协同创新合作载体6家,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高新技术认定有效期内的台企897家,26家台企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录,83家台企被评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02家台企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智能车间”,490家台企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录。

  以高质量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两地围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强合作,一批带动性强的台资制造业龙头项目和旗舰项目持续投资江苏,明基友达、仁宝、鸿海等台企累计投资项目均超过20个,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江苏高端制造业发展。总投资30亿美元的南京台积电12吋晶圆厂自2018年量产后,在较短时间内便吸聚近300家相关产业链上的项目投资,带动南京迅速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引领区。

  以金融改革创新促进台企发展壮大。多家台资银行、证券、保险、融资租赁公司登陆江苏,全省设有台资银行机构15家、台资融资租赁机构31家,台资保险机构9家。昆山金改区在金融改革创新领域取得新突破,全省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苏银凯基消金公司2021年4月挂牌运营,并跻身行业头部序列。大陆首笔人民币对新台币NDF汇率避险业务落地,首个台胞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开通,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台商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台企发展和台青创新创业。台湾彰银商业、富邦华一等银行已被纳入地方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台企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多资源服务。

  以各类载体平台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2021年12月17日,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新落成的永久会址(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多年来,峰会始终坚持务实办会,含“金”量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工商经济界最高层级、最具影响力的经贸交流合作平台,为促进两岸产业合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省各地着眼我省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势,充分发挥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淮安台商论坛、长三角两岸企业家溱湖论坛、长三角台资产业合作推进会、两岸现代农业合作高峰论坛、台商产业转型升级(南通)峰会等各类涉台平台载体优势,在招引承接项目、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推动台企更深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0年,苏台企业合作联盟应运而生。先后举办苏台5G、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农业及食品加工业等专题产业对接等9场活动,引导广大台企与国企、民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培育具有全球资源融合能力的合作项目,共同开拓“一带一路”的第三方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吸引苏台两地近600家企业参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超过60个,为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平台与通道。

  以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布局优化。作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昆山经过30年栉风沐雨,砥砺奋斗,累计有5600多家台资企业在此落户,10万台胞在此安居乐业。如今,昆山继续发扬敢闯敢试、唯实唯干精神,在部省际联席会议指导协调下,深化两岸合作试验区积极探索复制自贸区相关政策,在两岸产业深度对接、投资贸易便利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方面累计出台政策举措134项,彰显苏台融合发展“第一城”底色。2021年1月1日,《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省第一部为县级市出台的地方性法规,积极支持昆台融合发展先行先试,勇闯新路。由省领导牵头多次召开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联席会议,出台《关于促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与淮安台资企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协同发展的意见》,复制昆山政策经验19条,引导台资企业在省内有序梯度转移,全力打造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跨区协同发展示范区,优化台资企业产业在江苏省内的空间布局,提升要素使用效率。

  截至2022年7月底,江苏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3万个,实际到帐台资超过865亿美元,台商直接投资项目件数与金额连续18年位居大陆前列。台湾百大企业中超过80%在江苏有投资, 66家台企获得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认定,约占全省总数的1/5。在大陆A股上市(挂牌)23家,数量位列大陆各省市第一。苏台两地贸易额占两岸贸易额的1/5左右,台湾成为江苏的第六大贸易伙伴,江苏也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发展最活跃、最密集的地区。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内外部复杂环境影响,苏台贸易额仍连续三年保持逆势增长,台商持续投资江苏的意愿不减。这一现象充分表明,扩大经贸交流合作符合两岸同胞利益福祉,任何势力、任何行为都阻挡不了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前进步伐。

  克服困难砥砺前行,不断扩大苏台各领域交流交往

  两岸关系前进的动力在民间,活力在民间。在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形势下,江苏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把握大势,科学应变,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主体作用,激发蕴含在人民之中的伟力,以面上集成发力、点上纵深突破思路,努力拓宽民间交流渠道,打造更多民间交流平台,不断推动苏台各领域交流稳中有进,走深走实。

  以五大主题板块拓展交流领域。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统筹实施“筑梦江苏、美好江苏、智汇江苏、活力江苏、行读江苏”五大主题交流板块,创新打造“一江一河一湖一营一展”交流品牌,以及区域联动慢垒、篮球、骑行等一批群众性强的项目,以多样化交流形式、丰富交流内容、独特文化魅力有力提升了活动影响力。省文旅厅、体育局、总工会、科协、广电总台等与110多家台湾社团机构共建共联,成功打造45个交流品牌项目。一场场特色鲜明的交流活动,为两岸民间各界搭起了一座座连心桥,一项项造福同胞福祉的合作成果,推进苏台交流不断向纵深发展。

  以青年项目提升交流活力。青年是两岸交流中最活跃的力量。江苏始终把对台青年交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厚植青年元素,创新打造海峡两岸(江苏)青年文化月、创意节、体育嘉年华、潮流文化节、夏(冬)令营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广大台青活力系数、融入度不断提升。坚持优先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台青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首选地,积极为台湾青年在江苏学习、创业、就业、生活创造条件,提供便利。提高台生奖助学金额度和申请比例,创建苏台青创联盟平台,设立大陆首家台创学院,持续举办“长三角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台湾大学生实习就业特训营”,创立12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台青就业创业平台,数量位列大陆各省(区、市)首位。累计孵化青创项目1449个,服务台青近1.8万人。围绕台青在江苏打拼主题精心打造的《台青创客家》《最美实光》等栏目,引发岛内青年对台湾前途命运的思考,推出不到一年总点击量便突破1300万次。目前,已有上百名台籍博士进入江苏高校任教,南京、苏州和昆山等地初步形成了台青实习就业创业集聚地,为促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团结奋斗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文旅融合扩大基层交流。基层民众之间的交流,看似平凡,实则如静水深流,温暖而磅礴。开发具有两岸共同文化记忆的特色旅游线路,开展“万名台胞看江苏”活动,吸引了更多基层台胞在沉浸式的文旅体验中感受“吴韵汉风”之美,感受“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辉煌成果,感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昆山把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台商台胞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改造提升拥有华东地区最大妈祖庙的慧聚广场项目,打造昆山城市文化消费新地标,吸引越来越多的台商台胞、各界人士参访游览。建党百年之际,一部由两地联合拍摄、反映清末南京一位郎中不远千里远赴马祖治病救人故事的短视频《南京先生》全网总浏览量达650万人次,各类留言超万余条,中华民族守望相助、亲望亲好的传统美德引发了两岸同胞的共情共鸣。两岸同胞在交流交往、同心同行中不断走近走亲,在携手促进两岸关系融合发展中增进了亲情、收获了爱情。五年来,有近800对两岸青年走进了婚姻殿堂,拉紧了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

  以中华文化增进情感认同。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也是两岸关系中最天然、最深层次、最牢不可破的联结。江苏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优势,设立6家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2家省级对台交流基地,构建新时代“两岸共同精神家园”。发起成立长三角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联盟,凝聚长三角地区对台文化交流合力。在以灯会、艺术、文创、非遗文化等为主题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中,融入更多联谊、互动、展演和“一对一”交流体验,激发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可触可感的热爱。2018年6月,近年来大陆赴台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化交流活动——第三届“吴韵汉风”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现江苏文化独特魅力,受到岛内各界民众热烈欢迎与广泛好评,歌剧《鉴真东渡》更是出现一票难求现象。2021年,参加第六届金鹰杯“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的两岸青少年突破43万人,两岸青少年以文牵手、以文筑梦、以文会友,共同书写中华文化精彩华章。以中华诗词为媒的“两岸大V跟着诗词走江苏”活动开展以来,吸聚岛内粉丝近100万人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

  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不断扩大苏台各领域交流交往,不仅把握了对台工作的主导权、主动权,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反映出在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形势下,两岸同胞之间依然有着天然的情感共鸣,两岸同胞始终都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久久为功,必定能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落实落细惠台措施,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不断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和制度,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台商台胞创业、安家的“精神家园”和“第二故乡”,使越来越多在苏打拼和生活的台胞感到“此处心安是吾乡”。

  以务实举措支撑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大陆先后出台一系列惠台利民措施,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江苏结合实际研究制定“76条”贯彻措施,建立推进落实机制,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全省各地也因地制宜,制定各具特色的举措,加快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2022年7月29日,《江苏省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获得通过。该条例既以法治方式巩固提升苏台经济领域交流合作,又将我省近来在推进逐步落实同等待遇、增进同胞福祉中的经验成果,总结提炼上升为法律条款,在全国率先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综合法制保障。

  以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树立“台商就是苏商,台企就是苏企”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打造出如昆山“马上办”、常州“三网六台联动”、淮安“101服务”、南通“零投诉”、连云港“365”、宿迁“非常6+1定制服务”等服务品牌。举办18期“台商大讲堂”,为台商台企做政策宣介和业务辅导,共惠及台商近3万人次。扎实推进“台商走电商”活动,帮助台企用好电商平台,拓展内销市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扩展完善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障协调委员会功能机制,充分发挥省涉台仲裁中心作用,依法、及时、多渠道解决台胞求助问题。2018—2021年,全省受理台胞各类投诉求助案件近3000件,办结率达96.5%,继续走在各省(区、市)前列。

  以同心抗疫彰显“两岸一家亲,苏台亲上亲”。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先后出台支持台企应对疫情影响的“10条”、“11条”等政策措施,首开“便捷通道”,累计接转返苏台商台胞超过2500人次。开展“支持在苏台企复工复产健康关爱行动”,为在苏台企台籍员工和小微台企购置专属抗疫保险,安排专项信贷规模提供金融支持。坚持生命至上,率先在大陆为2万多名台胞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实现在苏台胞“零感染”。通过一系列有温有感的举措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关爱,帮助台企台商强信心、渡难关、谋发展,加快复工复产。广大在苏台商台胞也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捐款捐物支持我省抗疫工作,生动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

  以社会融入促进心灵契合。五年来,全省累计办理台胞居住证2.4万张,4700多名台胞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各地中小学及幼儿园就读台生近6000名,认定92家医院为台胞定点就诊医院,200多名台胞受邀旁听或列席省市人大、政协会议,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越来越多台胞积极投身科技研发、教书育人、防疫抗疫、赈灾救助、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公共事业,成为参与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共有268人次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五四奖章”等省市以上荣誉称号,60家台资企业获得“紫峰奖”,涌现出台湾首位“何梁何利青年创新奖”获得者钟德镇、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唯一台胞潘柏铨等一批优秀台青和团队,充分展现了台湾同胞扎根江苏、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面貌。

  深化苏台融合发展的实践,构建起两岸互利共赢、共生共荣的利益共同体,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文化和情感认同,使两岸同胞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家人,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只有携手同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迎来共同的美好未来。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江苏对台工作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把台湾问题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统筹思考解决,以更高站位、更多举措,坚定不移的推进苏台融合发展,踔砺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打造更多融合发展江苏样板,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江苏更大力量。(程 岷)